发布时间:2018年6月7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褚熙
2018年5月18-5月28日,我参加了由香港马会资助,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体育局协办的“运动处方师(北京地区)培训班”。这次培训班是在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大背景下举办,同时也是健康管理中心现在以及今后开展健康管理的需求和抓手。我和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另外9名健康管理专家参加了学习。
作为一名心内科临床医生,我经常会告知我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增加运动;作为体检中心主任,我也会在体检报告解读、社区健康讲座中频频提到运动对健康的益处。但究竟如何运动才更科学、有效、同时避免运动风险和运动损伤我并没有系统、全面的理念。带着问题和学习的渴望,我来到美丽的北京华彬庄园。心脏康复的倡导者胡大一教授“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伟大转折”的主题讲座拉开学习的帷幕,随后不仅有来自国内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领域的讲师团队为我们讲解了运动处方的营养学、生理学、运动的益处与风险、心肺运动评估、肌肉力量/平衡/柔韧性测评、身体形态与身体成分测量、改善心肺耐力/力量/平衡/柔韧性的运动处方制定,更有以及来自301医院、北京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运动医学和康复的临床专家团队为我们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肥胖与脂代谢紊乱、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冠心病、慢性心衰、慢阻肺、颈椎病、腰痛等)的运动处方如何开具, 展示了国内外健康领域及医学领域运动处方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
系统的理论授课的同时,实践教学更加直观、具体、生动。让我诧异的是,尽管培训班的同学们很多看上去很健康、也十分喜爱运动,但大多数人并不知晓自己的日常运动并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强度。同时有些很年轻的学员也存在着身体某些方面运动受限或需要改善的地方。实践教学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运动处方应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一个月前我晨跑1周后出现右侧膝关节周围疼痛,通过学习和与老师交流,我才知道这是因为运动前后没有进行准备活动和拉伸回复,造成了韧带损伤。老师也给了我具体的康复训练方案和今后运动的指导。运动中避免运动损伤也是运动指导的重要内容,运动处方需要精准和个性化。
10天的脱产学习尽管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但学习班的收获更大。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的健康理念是我们在今后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大力推广的理念,个性化、科学、精准、有效的运动处方是健康管理非药物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体医的良好融合是推进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医学检查结果,可将处方分为健身性、预防性、康复性三类,我们可用运动处方形式告知体检者或病人“练什么、怎么练”,将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平衡性训练与药物处方完美结合,对健康或疾病进行综合、全面管理。同时在加强运动处方的同时,也强化营养处方。运动和营养是高质量生活的两个基本因素,运动方式的不当和只注重运动而忽视合理的营养,都不可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学习班上有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康复科医生,通过交流,我也了解到社区开展运动的现状。在对居民健康指导的过程中,社区医生往往不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社会体育指导员往往不了解医学知识。尤其是对具有慢性病的居民,运动指导十分有限。目前国家对社区医生的运动培训正在加强,不少社区还建立了体质测试站、运动小站、全民健身15分生活圈等。综合性医院的医生与社区医生的充分交流将有助于对患者疾病的全程管理。
尽管学习班已经结束了,但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具体工作的实践刚刚开始……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
褚熙供稿
201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