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9月22日
9月21日,由北京健康管理协会肿瘤筛查与早诊分会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分会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与青年医师发展分论坛召开。论坛在北京健康管理协会高小俊会长的致辞中拉开序幕,肿瘤筛查与早诊分会张凯主任委员、非公立医疗机构分会张黎刚主任委员分别代表分会做了年度工作汇报。
北京肿瘤医院原副院长潘凯枫教授,公布了团队在山东省临朐县的研究数据。经过对该980个村庄,18万人群进行了13C尿素呼气试验。通过长达近12年的随访,证明了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的显著效果。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胃癌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展示了长期随访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同时,该成果在创立于1869年的《自然》(Nature)科学周刊旗下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子刊《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杂志和全球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Science)上发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医疗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爱康国宾副总裁张小晋教授,分享了基于爱康国宾800万人群的恶性肿瘤筛查追访与管理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了解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评估筛查效果、优化筛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二级研究员、中科纳泰董事长胡志远做了“循环肿瘤细胞 CTC在肿瘤早筛中的应用”的报告,展示了纳米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肿瘤诊断领域的最新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放射科霍健伟主任做了“肺结节AI在LDCT肺癌筛查中临床应用”报告,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中日友好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马骁的主持下,爱康集团副总裁汪朝晖、北大医疗健管中心李哲副总经理、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健康体检中心徐爱民主任、安贞医院健康管理胡荣主任、北京市体检中心钱文红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陈钢副主任围绕检后健康管理这一主题,探讨了阳性转诊、信息系统建设、重要异常结果随访等关键环节,为提升健康管理的整体效能提供了的思路和建议。